全国咨询热线 全国咨询热线:18925237210(钟小姐)

工程案例

被并入苏联的立陶宛苏联时期的立陶宛发展历史——简史13

来源:竞技宝测速站地址    发布时间:2024-02-21 21:27:14

  ,这个人口不多、面积不大、军事不强、经济不繁、文化混乱、政治作死的波罗的海小国,从其建立至今也曾鼎盛,但终因作祸而衰落。等到了二战结束之后的冷战时期,立陶宛又阴差阳错成为了苏联的加盟国而存在,从此进入了苏联时期的立陶宛发展历史

  咱们上期讲到了立陶宛如何建立苏维埃政权,以及在二战前后如何一步步、一点点成为了后来苏联的一部分,即苏联加盟国——立陶宛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的过程

  而期间乃至生米煮成熟饭之后,立陶宛国家依旧那么爱“搞事情”,传统的反苏倾向和狂热的民族主义依旧盘旋其上,使得立陶宛成为了众多苏联加盟国、卫星国当中最不安分、最会挑事、最爱闹腾的存在

  而由此,立陶宛国家在苏联时期的发展也就可想而知了,就算不是“处处穿小鞋”,“事事遭排挤”,“天天被挤兑”,“时时陷孤立”,那也是处处被防备

  而咱们本期的任务就是粗略地介绍梳理一下立陶宛在被并入苏联时期的发展脉络,看一看立陶宛跟苏联之间的关系矛盾,聊一聊双方产生矛盾的本质原因

  立陶宛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是一个在二战后期由苏联人占领并支持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一个苏维埃政权

  当时在赶走了纳粹德国,解放了立陶宛等地区后,苏联红军出于战略考量以及战后世界尤其是欧洲格局的考虑,遂占领了包括立陶宛在内的波罗的海地区

  当然不单单是波罗的海三国(立陶宛、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像什么波兰啦;捷克啦;南斯拉夫、白俄罗斯、乌克兰等地也都大抵如此

  所以后来这些个东欧国家,不是成为了苏联的加盟国被并入苏联,那就是苏联的卫星国,处于苏联势力范围之内

  在立陶宛这里也是同理,因其重要的地理位置,苏联人不得不将其纳入控制范围内。立陶宛位于波罗的海沿岸,分别和拉脱维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白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波兰和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的飞地加里宁格勒州接壤。

  立陶宛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也简称为立陶宛,大抵位于苏联欧洲部分的最西部。总面积约6.52万平方公里。首都在维尔纽斯。

  在苏联时期,立陶宛的大致人口在364.1万左右,这当中城市人口又占了67%,这使得立陶宛这个传统的乡村风情国家迅速城镇化、工业化,也算是一种发展进步吧

  而立陶宛人口当中,约有五分之四的人口是比较纯正的立陶宛人,其余都是俄罗斯人、波兰人、白俄罗斯人等其他民族。当然当地的通行语言是立陶宛语。

  根据今天的资料来看,当时立陶宛在苏联之下的发展还算不错,尤其对比两次世界大战时期立陶宛的发展来说,从客观上苏联确实给了立陶宛国家发展很多帮助

  在苏联时期的立陶宛约有44个区,包括了92座城市、22个城镇。主要国土都地势平坦,且湖泊、河流、森林众多,气候也很舒适,所以时至今日,立陶宛仍是一处旅游胜地

  当然在几十年前的立陶宛可没心思搞旅游,那么立陶宛在干嘛啊?当然是搞社会主义生产建设啊!

  可别看立陶宛一直不安分且作死,但人家在社会主义建设当中还真干得不错,因为立陶宛不仅要处于苏联之下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更要靠建设来恢复重建战后凋敝的国家啊!

  在二战之后,立陶宛无疑遭受了重大打击,什么经济凋敝、人口锐减、建筑夷平之类的。总而言之战后立陶宛的国家状况很是糟糕

  而这也是战后立陶宛既想要独立发展建国反对苏联干涉,但是又无可奈何地成为苏联一部分的原因。因为立陶宛百废待兴,有苏联的大腿抱抱总比跟苏联这个毛熊交恶来得明智

  于是乎在1944年之后,立陶宛为代表的波罗地海三国开启了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当然期间苏联人也在进行着苏联化、俄国化、集体化和工业化的进程

  而在社会主义建设当中,立陶宛取得了显著的成就:1965年荣获列宁勋章;1972年获各族人民友谊勋章;1980年获十月革命勋章各一枚......

  可以说立陶宛人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当然对立陶宛人来说,这也还是为了本国本民族而进行的建设,在他们的思想上仍然是跟苏联有隔阂的

  立陶宛在苏联时期发展势头不错,一直到1986年,立陶宛的工业总产值较1940年增长了约77倍。其主要工业部门有石油加工工业、机器制造、金属加工业、化学工业、建材工业、纸浆造纸、木材加工、轻工等工业等。

  而1986年立陶宛的国民经济在业人员当中,每1000人就有837人受过高等和中等教育,这个数据放在当时绝对是一大亮点。

  由此也可看出立陶宛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的确是有两把刷子。而就在立陶宛方面做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同时,苏联方面也在推进自己的建设规划...

  自从1944苏联占领立陶宛,成立立陶宛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并并入苏联后,苏联人也一直加强对于这些个加盟国与卫星国的控制,以确保在战后能够有实力对抗西方资本主义世界

  1944-1947年间,苏联方面主要是致力于消灭包括立陶宛在内的波罗的海三国领土内,超过30公顷的大农场,也就是在土地上先开刀

  与此同时还没收了“富农”的土地、家畜及财产。对那些逃离立陶宛的达官显贵、封建地主的土地和财产,统统采用国有化的措施

  此举无疑打击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度和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后来的社会主义建设做了前期准备。等到1947年,波罗的海地区第一批集体农场成立

  苏联方面在此期间大力鼓励支持集体农庄的发展,也就是实行所谓的集体化。但苏联单方面的努力和引导产生的能量有限

  波罗的海尤其立陶宛境内,大多数的农村用地依旧处于家庭农庄手中,这既是当地传统习惯、思想、生产方式的因素,同时也是自愿集体化措施未见卓效的结果

  于是苏维埃政权采用了严厉措施,倒逼集体化地进行,也就是提高税率并且清算富农,很多富农最后都被流放到西伯利亚吃刨冰去了

  等到了1952年,集体化才接近完成,伴随着集体化进程的结束,苏联人发现波罗的海三国对于苏联的抵抗变小了,但农业生产却出现了下降,这样的一种情况一直到50年代后半期才好转

  另一方面苏联也在立陶宛等地进行了工业化,当中立陶宛更是发展重工业的重要对象,苏联为此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

  为了支持立陶宛重工业的发展,苏联人特地派了一批德国战俘去进行劳动,还将东德占领区的工厂设备运来,协助发展

  最终,立陶宛这个工业底子最薄的国家,在苏联的帮助支持之下,一举成为了当时苏联势力范围内工业化进程最快的地区之一

  可以说立陶宛战后迅速重建并发展离不开苏联人的功劳,而发展壮大后的立陶宛总是闹着独立,挑起事端,就显得那么莫得良心了

  值得一提的是,立陶宛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发展的前十年,苏联帮助的重点集中在轻工业与食品加工厂。一直到斯大林死后,也就是赫鲁晓夫时期,立陶宛的重工业才开始腾飞

  而伴随着立陶宛国家的集体化、工业化的发展完成,另一现象也逐渐突出,那就是俄国化,或者在当时叫苏联化

  这当中的主要表现就是大量俄国人口的流入,以爱沙尼亚跟拉脱维亚两国最显著。立陶宛还好,因为在当时立陶宛安塔纳斯.斯尼古斯的努力下,既发展了工业化又尽可能避免了俄国人口的流入

  而尽管如此,立陶宛仍有1/5的外来人口,这些人主要进来的途径还是苏联的集体化、工业化,也就是苏联方面派来支援立陶宛完成集体化、工业化进程的劳动力

  比如苏联为了支援立陶宛工业发展,从各地派了众多熟练工人帮助生产,以及派出大量有经验的俄国干部指导帮助立陶宛发展农业等

  由此立陶宛不仅完成了集体化、工业化,更是进行了某些特定的程度的俄国化,将立陶宛国家的命运与苏联紧紧绑住...

  伴随着集体化、工业化和俄国化而来的就是城市化,由于大规模的移民,以及本地居民大量流亡海外跟流放西伯利亚,立陶宛国家也加速了城市化

  毫无疑问,城市化是跟工业化、俄国化等过程紧密关联的产物,它催生了新的立陶宛人的生活方式,使得慢慢的变多立陶宛人生活水平上升

  尤其农业、工业在苏联的帮助下快速的提升,为日后立陶宛国家在苏联时期的“繁荣”奠基。这种繁荣当然也是苏联愿意看见的,因为这预示着立陶宛等地正式融入了苏联的政治、经济结构之中

  而谁也没想到,波罗的海等国不仅享受了这些苏联带来的物质好处,还融入了苏联体制当中,同时也悄地保持了种族特性与其独特的文化传统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迫于形势立陶宛人能适应苏联人的生活方式和节奏,也能表现得像个温顺的旺财,但只要稍有机会,必定致力于“分家”,头也不回地选择另一条道路

  于是乎,立陶宛人在整个苏联时期,除了快速地发展国力,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并取得巨大成就之外,还一直暗中“搞事情”,致力于为国家独立而斗争,当然谁也不会想到,曾经如此傲气想要独立的立陶宛,今天竟为了几块骨头而向某大美丽家乞尾摇怜

  最终,在苏联时期的立陶宛国家,逐渐开启了国家争取独立、脱离苏联的进程,立陶宛历史进入了时代的路口......

  那么立陶宛是如何一步步摆脱苏联的呢?独立的立陶宛真就完全独立自主了吗?立陶宛为何又投身于西方国家之中?